为那些在 2016 年之后才知道这款游戏的人收集的 “失望 ”信息。
如果你知道了它,《转生》作为一款令人失望的游戏,吸引力要大100倍(?) ......
我们精心挑选并收集了所有此类信息。 读到这里,你能不哭不笑吗?
本页无意谴责任何特定个人。
以下传记中的一处排印错误已得到更正(更新日期:2016-01-17)。
时令 †
在产品发布前三个多月,即 2015 年 4 月 4 日 20:00,作为 “新Langrisser发布会”、
官方广告节目在 Nico Nico Douga 上直播。 该广告词在节目中频繁出现。
节目由扮演 安塞尔 的間島淳司氏和扮演 阿瑞斯 的森嶋秀太氏主持、
饰演 苏赛特 的 西田望見,以及开发人员 S 先生。
http://www.famitsu.com/news/201503/31075495.html![[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风格是回顾过去的Langrisser系列,披露Langrisser转生的信息,其中 S 先生介绍了第二款游戏 “Langrisser - 光辉之末裔”。 这一刻,......,老粉丝们的表情都被吸引到了一起。
之后,他继续深入解读了《光辉》,包括《光辉军》和《光辉路线》,节目继续进行,没有任何后续,也没有任何他说错了一点......之类的感觉。 最后,光木的朗读重复了 10 多遍,直到节目结束。
剧迷们都知道,正确的读法是 Hikari,而不是 Kouki。
从那时起,该系列在相关书籍等中经常用红宝石来指代,游戏中也经常用声音来播放对白,所以如果你对该系列有一定的接触,就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出错。
还是说他们敢于知道,然后想在现在的制作中将读音改为 “Kouki”?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现在也不清楚官方是如何读 Kouki 的,因为在目前的制作版本中没有机会为 Kouki 配音。
无论如何,该系列的粉丝们很难对此事持赞成态度。
还有很多其他的意见,略有不同,我就不细说了。
如果我们敢于以《Sunrise》为例,在《Zeta Gundam》新译本的宣布和宣传上、
我觉得 “Z高达 ”是最好的,不是吗? 我看了很长时间的动画片,非常喜欢! 好大啊!”
但是“高达Emuke ni”也很酷,不是吗? 它就像一台对手的机器!
就像对手机一样! ......希望你能明白。
顺便提一下,只有森岛先生说他真的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玩 Langrisser 的、
在节目的开头,他把 “Hikari ”读成了 “Hikari”,让人以为他就是男主角。
在节目的后半部分,他把她叫做 KIKI,这与他周围的环境相符,但我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节目本身还算生动,YouTube 上也有转载,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有趣的是,三位配音演员的自然嗓音与他们在节目中扮演角色时的声音完全不同。
这部作品中有很多海洋地形 †
这是 S 先生在上述节目中介绍的游戏(阶段)。
由于世界有被淹没的危险,舞台经常被水侵蚀,这也反映了这一点。 因此,很容易利用水兵。
这个故事是关于 ......,但在制作版本中,地图边缘只有几个水坑,这个故事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是没有与地图设计者进行讨论吗? 水兵终究是没有回报的......
一个不太可能的消息来源 †
2015 年 4 月 9 日出现在 Nico Nico Douga 第 25 期宣传节目 “Kuronyu~现场直播 ”中的一句话。
幻灯片上介绍了 “故事梗概”,全文如下。
帝国军队突然袭击了港口城市 Borslane。
年轻人阿瑞斯侥幸生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传说中的圣剑 Langrisser。
在躲避帝国军队追击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群独特的朋友、
他很快就发现自己身处光明势力、帝国和黑暗势力之间的斗争之中。
故事发生在光明势力、帝国和黑暗势力争霸的漩涡中。
第三行放在句首,换行之后,因此更加突出。
这怎么会是官方广告语呢? 当然,各地都把它做成了大新闻。
而且,在制作版本中,这个奇怪的段落出现在某个地方。
我不知道是因为它被做成了故事,所以他们决定重新打开它,还是他们原本就想把它作为一个故事来使用、
现在,玩家们把它和 “光 ”一起当作贬义词来使用。
天才作家カイエダヒロシ氏的作品,令人血脉贲张,人物形象引人入胜 †
这句令人震惊的话曾经出现在官方 PDF 文件和官方网站的显著位置。
カイエダヒロシ先生的角色设计本身就与本作本身相得益彰。
他负责了 30 张主要立绘(包括面部表情差异)+ 28 张告白 CG,数量超过了前作。
然而,口头禅与作品本身的不匹配却让人难以忽视。
什么叫 “血腥”...
说到《Langrisser》系列,从1到5负责主要角色设计的漆原智志的形象就铺天盖地,虽然也有不少粉丝对更换角色设计师提出批评,但上面这句话的爆出,更让人觉得很有故事。
顺便提一下,过去也有很多更换角色设计师的案例,比如《Langrisser千年纪》,但为什么这部作品会被单独挑出来呢?
原因在于《Langrisser转生》的定位是:它不像外传,更像番号、
难怪有很多人说:“如果要复兴这个系列,就应该由 漆原智志 先生来做!”
轻度 †
2015 年 7 月 22 日,即上映前一天,在 Nico Nico Douga 上直播了除 Kuronyu~ 以外的第三次官方宣传节目。
http://www.famitsu.com/cominy/?m=pc&a=page_h_event_detail&target_event_id=6873![[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在此之前只通过截图介绍过的战斗动画,终于在节目中首次通过视频播放了出来。
第一次在节目中通过视频展示,不知道是不是节目中出现的某个人第一次在这次直播中看到。
他匆匆看了一眼,说:“什么?”然后立即重申了他的印象:“很可爱”。
很好的后续。 不知道节目是否未经排练......
Cross Notes和Extreme †
《Langrisser》系列最初是由一家名为 “日本计算机系统”(NCS)的公司开发的,作为其游戏软件业务的一部分,品牌名称为 “美塞亚”。
游戏迷们经常听到的 “美塞亚”其实并不是游戏公司的名字。
截至 2016 年,NCS 本身仍在发展壮大,但游戏业务已于 2000 年结束。
2000 年之后发布的与 “美塞亚”有关的游戏只是其他公司的授权版本。
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公司叫做 “Cross Notes”、
Cross Notes 的创始人佐藤昌平氏最初是《美塞亚》(NCS)的工作人员。
继 Cross Notes 之后,佐藤昌平氏又创办了 Extreme 公司,该公司目前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该公司现在规模庞大,实力雄厚,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以下是该公司的简史。
1989年 | 佐藤昌平氏がサミー工業に入社 | (1991年北米版ラング1「WAR SONG」 発売はサミーの子会社Treco) |
1996年 平成8年 | 佐藤昌平氏がNCSに入社、メサイヤ事業部長を担当 | (ラング3辺りの頃である) |
2000年 | NCSがゲーム事業を終了 | |
※2000年5月 | 佐藤昌平氏がクロスノーツを設立 | (同社の代表取締役も務める) |
2004年 | クロスノーツからPS2で 『重装騎兵ヴァルケン』のリメイクをリリース | (担当のH氏がこれで悪い意味で有名に) |
2005年5月 | 佐藤昌平氏がエクストリームを設立 | (同氏、クロスノーツからは退く?) |
2005年10月 | クロスノーツ開発で、PS2に『ラングリッサー3』を移植 | (販売元はタイトー) |
2007年 | エクストリームが、メサイヤブランド著作物の利用について 契約及び商品化権等における代理店契約を締結 | |
2014年11月 | エクストリームが、メサイヤブランド関連の全ゲームの著作権を 譲受する契約を締結し、メサイヤゲームスを発足 http://www.masayagames.com/about
要は、新メサイヤといったところ。 | (佐藤昌平氏はエクストリームの 代表取締役社長CEOに就任) |
2015年7月 | エクストリームが、 今作『ラングリッサー リインカーネーション』をリリース | |
- ※最初的 Cross Notes 成立于 2000 年 5 月,但成立于 1992 年 7 月收购 彩京 时。
(彩京 成立于 1992 年,1995 年更名为 彩京。 正式更名为现在的 Cross Notes)。
- 换句话说,这意味着......
一个与美塞亚有明显关系的人在美塞亚死后创办了《Cross Notes》。
并在NCS的许可下重新制作了相关作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
他从零开始创办了Extreme,现在拥有了《美塞亚》相关作品的所有版权。
- 对前NCS藤田雅也社長的采访相当有趣。
http://www.langrisser.jp/special/special_s01_02.html![[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如果追溯到最初的《Cross Notes》,从成立到现在大约已经过去了 15 年多。
至于 Extreme,在目前的游戏之前,该公司主要从事应用程序等浏览器游戏。
这家公司并不为广大游戏爱好者所熟知,但公司本身的规模却很大。
http://www.e-xtreme.co.jp/company/history.html![[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部作品作为全新的《美塞亚》品牌再版的第一部作品向全世界发行,意义是多么重大。
15年过去了 "这句顺口溜一定也反映了佐藤先生的心愿。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2004年的PS2游戏《瓦尔肯》事件之后,我本希望质量检查会更加仔细,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2009年由Gungho发行的《弥赛亚》相关作品《零:超兄贵》在完美性方面达到了顶峰(该作品的员工名册上显示了Extreme的名字和参与的员工)。
她现在……! †
看着Cross Notes时代的 PS2 版《Langrisser 3》和《转生》的完美版、
不知何故,我并不觉得当时该系列的核心开发人员参与了该项目。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当时 NCS 仍在从事游戏业务、
一些主要开发人员成立了一家名为 “Career Soft ”的公司,从 NCS 独立出来。
不过,在土星版的《Langrisser 4》和《Langrisser 5》中,“Career Soft ”的名字被列为 “NCS”。
在《Langrisser 4》和《Langrisser 5》的土星版员工名册中,Career Soft 的名字被列为开发公司,许多员工也在该公司任职。
几乎由相同成员组成的开发系统一直延续到 “Langrisser 5”。
此外,从 “Langrisser: 光辉之末裔”开始,一直到 “Langrisser 5”、
高田慎二郎一直担任编号作品的导演。
他也是 Career Soft 的独立成员。
那么,Cross Notes 为什么不直接请 Career Soft 开发游戏呢?
不过,Career Soft 后来加入了 Atlus Ltd.,并参与了 “梦幻骑士”系列的开发工作。
这只是一种猜测,但似乎是上述情况导致难以提出开发要求。
现在还保留着当时对高田慎二郎的采访。
http://www.atlusnet.jp/topic/detail/300![[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当时我们是独立公司,名为 Career soft,正在制作 Atlus 的《梦幻骑士》)。
>《梦幻骑士》的目标受众是《Langrisser》的粉丝,所以如果它看起来太另类就不好了。
......尽管这次采访是在原发行商 NCS 推出《Langrisser千年纪》八年多之后进行的,但这仍然是一个相当直白的说法。 好吧,从名字上看,大家都很清楚,这个结构是为了抓住Langrisser迷而设计的。
在游戏行业,一个开发团队独立开发一款与他们曾经为之工作的公司制作的游戏类似的游戏是很常见的。 当然,也有这样做导致问题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由第三方独立制作游戏,但幸运的是《梦幻骑士》被制作成了一个系列,也许是因为高田先生的主动出击,它已经超越了最初的《Langrisser》,成为该系列的第六个编号作品,并补充说它已经在《梦幻骑士》系列中发行。 那么,高田先生如今的处境又如何呢?
现在,高田先生已正式加入 Atlus、
在采访中,他不再以 “Career Soft ”的头衔出现。
(Career Soft 显然是 Atlus 的子公司,而该公司在 2004 年重生为阿波罗,但目前状况不明)。
在《梦幻骑士》之后,高田先生还参与了《恶魔幸存者》系列的制作、
近年来,他还参与了 “幻影異聞録♯FE”的制作。
在如此繁忙的日程安排下,让他开发 “转生”的可能性不大。
从开发 Mega Drive 的《Langrisser》开始,他就一直将《火焰之纹章》视为竞争对手,并表示很高兴能参与《FE》系列的开发,巧合的是,他也参与了《FE》系列的开发。
http://www.famitsu.com/news/201507/14082771.html![[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这一部分不是遗憾,而是值得祝贺、
但高田先生离开后,Langrisser系列是 “千年纪”之后的作品群,
但如果看一下高田先生离开后Langrisser系列的现状,从类别上看还是令人失望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未来除了深化《Extreme》和《Atlus》之间的关系之外,别无他法、
但从先后顺序来看,可能会优先考虑《梦幻骑士》系列的复兴。 啊哈
今作的海外评价 †
(※(创建于 2016-05-14 日,内容如下)
第一项、海外Amazon
第一次看 .......
它在*1 和*2 之间徘徊,评论内容与国内评分完全一致。
是的,嗯,确实如此......
不过,以上只是网友的业余评价。
那么专业人士的评价呢?
在谈到海外评价时,有一个大型海外网站经常被引用,它在类似情况下很有用。
那就是 Metacritic。
http://www.metacritic.com/![[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Metacritic 简介、
该网站转载各大公司网站的评论评级(分数),并给出平均分。
这个平均分被称为 “Metascore”。
以日本为例,《Famitsu》、《Dengeki》、《4Gamer》、《GAMEWatch》等网站的评论分数都在上述网站上。
平均分也会给出。
当然,也有直接链接到原始评论文章的链接。
此外,它还包括对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 CD 以及游戏的评论。
在 Metacritic 上,最高分是 100 分,因此,如果转载评论的大公司网站的评分是 7 分,则可换算成 7 分。
Metacritic 上的最高分是 100 分,因此不清楚转载评论的大公司网站是否真正做好了七分制的转换工作。 还有、
有些人批评在计算中加入了弱网站和几乎完全由个人运营的网站!
不过,很明显,这项调查仍然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转生》在 Metacritic 上的 Metascore 分数如何...
眼见为实。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睹为快。
http://www.metacritic.com/game/3ds/langrisser-reincarnation--tensei-![[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只能说它是近期 3DS 游戏中的 “小霸王”!
不过,虽然平均而言它是 “寒酸 ”的,但一些网站还是给了它相对较高的分数。 对它来说是好事。
请注意,Metacritic 也单独接受用户评论。
用户可提交评论,每人最多可得 10 分、
在上述关于《转生》的文章中,只有一人提交了最高分为 10 分的长篇评论。
此人没有评论过任何其他作品,这有点令人担忧、
值得一看,因为这是一篇真诚的评论,列出了优点和缺点。
没有推出续集†
Extreme 官方网站上还登载了对开发人员 S 先生的采访。
http://www.e-xtreme.co.jp/feature/project/langrisser.html![[外部リンク]](admin/image/external_link.gif)
虽然简而言之是发布后的内容,但在发布前的专题中也发表了对他的采访,其
内容与推出前的专题几乎相同。 以下部分值得注意。
>我不知道自己能与以前的 “美塞亚 ”品牌接近到什么程度、
>我想尽可能做出尊重过去的东西。
>从这款 “Langrisser转生”开始、
>我们计划推出第二部和第三部。
自 2015 年 7 月推出第二版以来,迄今为止,第二版之后的作品尚未推出。
也有消息称官方允许制作 Langrisser 应用程序,但没有进一步消息。
(虽然有志愿者为移动应用程序安排的移植)。
浏览器 MMORPG《剑与魔法的Langrisser》曾有 “超兄贵”的角色客串、
在与游戏有关的活动中,出场仅限于合作。 与其发布一款糟糕的新游戏。
不如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